有伟人说过,一个好的体制可以让坏人变好,一个坏的体制可以让好人干不成事,甚至变坏。同样,一个缺乏道德感的人,如果他们受到规则、管制或者组织文化的约束,他们做坏事的可能性就会降低;相反,非常有道德感的人,在一个非道德行为放任自流的组织中也可能变坏。可见,管理者对组织进行道德管理是多么重要。 

  笔者认为,道德管理应当从几方面入手: 

  (一)聘用符合组织道德准则的人

  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个人价值体系和道德准则。一个组织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应当是用各种甄选手段(比如面试、笔试、背景调查等等)来剔除道德上不符合要求的人。很多知名企业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并不是最看重员工的能力和学识,而是首先考察应聘者的品德。他们认为人的能力和学识是可以弥补的,而人的内在品格却常常极难改变。虽然在短暂的招聘过程中彻底辨清一个人的品德并非易事,并且常常道德准则有问题的人也会被录用,但至少把道德水平作为聘用员工的一个标准为管理者把那些不道德者拒之门外提供了一个机会。 

  (二)制订和颁布正式的道德准则

  道德究竟是什么?这是个十分模糊和难以回答的问题,而模糊的道德准则只会给管理者带来困惑。因此,在进行道德管理之前,管理者应当先制订一个明确的道德准则,以利于员工遵守。

  国内许多企业和行业都制订有自己的道德准则。不过其中有些道德准则不符合规范,有庸俗化的倾向。很多组织的道德准则被搞成“三字歌”、“四字歌”等口诀式的东西,过于简短,员工不知所云,或者发生误解。很多“三字歌”、“四字歌”还很长,用于作秀还可以,但难以成为员工恪守的信条。好的道德准则应当是具体的、明确的,并且内容简短。兹举麦道公司的员工道德准则为例:

  “为了使诚实和道德成为麦道公司的特征,作为公司的成员,我们必须努力做到: 

  在我们的所有交往中都要诚实和守信用; 

  我们所说的和所写的一切东西都要真实和准确; 

  可靠地执行公司分派的任务和责任; 

  经济地使用公司的一切资源; 

  在我们的一切活动中都要遵守法律。”

  “正直和道德有时可能会使我们失去某些生意机会,但是我们要坚信,我们做正确的事比做错误的事能获得更好的结果。” 

  (三)管理者自己要以身作则

  仅有好的道德准则是不够的。要求员工做到的,管理者首先自己要做到。因为他们是组织的表率。例如,如果高层管理者用公司的电话打个人长途,给自己的朋友以优待,不节约差旅费用,它等于向全体员工宣称:这些行为不是不可以接受的。先哲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管理者自己都不身体力行,道德准则将形同虚设。 

  (四)对违反道德准则的人施以惩罚

  如果仅仅颁布一个道德准则,而遵不遵守全凭员工自便,这样的道德准则等于没有。要使道德准则发挥作用,管理者就必须对遵守它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违反它的员工进行惩罚。对道德准则的遵守必须进行考核,并纳入薪酬体系。当惩罚员工的错误行为时,管理者不仅要针对错误的行为和当事人,还要将事实公布于众,让人们知道:如果你做了不道德的事,你将为此付出代价。

  另外,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时,不能只注重成果,而不考察员工取得成果采取的手段。当仅考察成果时,结果就会为手段辩护。管理者如果希望员工能坚持道德准则,就必须在绩效考核时包含这方面的内容。如果一位以不正当手段取得重大成果的员工得到晋升,这无异于表明不道德的方法也是可取的。仅仅评价结果等于鼓励不择手段,这会使管理者陷入自相矛盾的境地。采取不正当手段取得成果的员工同样应当受到惩罚。 

  (五)为员工制订的工作目标应当现实

  明确的工作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这是不言自明的。但是,如果给员工的目标过高,就有可能引起道德问题。在不现实的目标的压力下,即使有道德的员工也会倾向于放弃自己的道德准则,而采取“不择手段”的态度。 

  (六)着手建立优秀的组织文化

  什么叫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中的成员共有的价值体系。组织文化的内容和力量对员工行为的影响绝对不可小视。如果一个办公室的所有成员都认为上班看报纸是正确的,那么一个反对上班看报纸的员工敢不看报纸吗?不敢。除非他想被其他人斥责为“假积极”并受到他们的排挤。如果一个办公室的所有成员都认为上班时不应当聊天,那么那些爱聊天的员工也不好意思再聊天了。这就是组织文化的力量。优秀的组织文化将自动告诉员工什么是对的,什么不对,他们应当怎样做。

  优秀的组织文化应当是鼓励员工进取、革新,允许员工自由争辩和公开批评。出于这种文化中的员工将意识到不道德行为的存在,并对他们认为不正确的行为进行公开挑战。